中國男孩大衰退:比日本矮得多 比女孩還脆弱
“在所有的動物中,男孩是難控制和對付的!惫畔ED哲學家柏拉圖如是說。但不知從什么時候起,人們在頭疼男孩調皮搗蛋的同時,更為他們趨向于陰柔、懦弱等方面的轉變擔憂。2009年12月底,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通過歷時1年半的數據搜集與研究分析得出結論:中國0至18歲的男孩正面臨著學業(yè)、體質、心理、社會適應力等各種危機。
孫云曉說:“1999年~2008年,全國高考狀元的統計數據表明,男生比例由66.2%下降至39.7%;女生比例則相應由33.8%上升至60.3%。其中,通常被認為是男生‘優(yōu)勢領域’的理科考試,也逐漸被女生占領!
經過對31個省(自治區(qū)、直轄市)的省屬高校統計表明,2006~2007年度,大學男女獲獎人數的總體比例為1∶2.35,北京地區(qū)高達1∶2.73;2007~2008年度,男女大學生獲獎比例為1∶2.32,北京地區(qū)為1∶2.51。
男孩體質下降成為舉國性的危機
比日本男孩矮多了:不光是學習成績,同樣參與此次調查的都師范大學心理學講師李文道告訴記者,全國性的權威調查數據表明,男孩體質下降也成為舉國性的危機!拔覀冎,中國人一代比一代高。但《2005年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報告》指出,中國中小城市男生在11~14歲、15~18歲時分別比日本男生矮0.9厘米和0.5厘米;較富裕農村的男生在這兩個年齡段,分別比日本男生矮了3.6厘米和2.3厘米;較貧困農村的男生則相應出現3.9厘米和3.3厘米的差距。鑒于農村人口占中國總人口的絕大多數,我們發(fā)現,7~17歲的中國男孩平均身高比日本同齡人矮了2.54厘米!
胖子飆升 肺活量大降:與此同時,“胖無力”也盯上了中國男孩。李文道說,他們制作了1985~2005年中國男孩體質變化狀況表。20年間,城市男孩的肥胖比例由1985年的0.19%飆升到2005年的11.39%;鄉(xiāng)村男生則從0.88%升至5.07%;相反,20年間城市男孩的肺活量累計降低304毫升,鄉(xiāng)村男孩累計降低312毫升。“一個個數字,是一次次不斷拉響的警報!”
男孩集體“心靈危機” 比女孩還脆弱
心理疾病發(fā)病率是女孩兩倍:體質頻亮紅燈以外,心靈危機也沒有放過“男孩”群體。李文道告訴記者,北京兒童醫(yī)院對7 年間19196例病例的臨床分析診斷表明,男性患兒所占比例高達69.19%,其中6~11歲男孩的心理疾病發(fā)病率是女孩的兩倍。“其實男孩并不像人們想象中的那么堅強,相反,他們在情緒、感情上比女孩更加脆弱!
孫云曉解釋說,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對6個月大的男嬰和女嬰進行過壓力情境反應測試。他們發(fā)現,當母親板著陰沉的臉停止與嬰兒親密交流時,男嬰哭泣和煩躁的次數更多。2007年《中國青少年網癮數據報告》顯示,男性青少年網癮比例為13.29%,女性為6.11%。
男孩“女性化”狀況嚴重:在研究過程中,孫云曉也不斷聽到“男孩不男”、“男孩女性化”等來自社會的種種議論!耙晃恍W四年級的女孩說,我們學校有些男生很討厭,衣服飄飄的,頭上抹摩絲,說話陰陽怪氣;還有一位初三女生告訴我,他們班有幾個男生都隨身帶著小鏡子、小梳子。”
應試教育是男孩危機的罪魁禍
“是什么原因讓現在的男孩走了樣?”孫云曉說“應試教育”是“男孩危機”的罪魁禍。他告訴記者,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專家鄭新蓉等人曾對全國10個省市的3737名中小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過調查。調查表明,男孩更傾向于動手實驗和操作的學習方式,女孩則更傾向于文字及語言類的學習方式。所以在對課堂內容的接受程度上,女孩往往表現得更為突出。同時在對待反感的課程時,她們的忍耐能力也更強。
“應試教育以考試為中心,內容多是死記硬背的書本知識,講課也多是單純的語言灌輸。這基本上就在與男孩的天性作對!睂O云曉說。
“當爸的”不稱職是重要原因
此外,“不稱職的父親”也是誘發(fā)男孩危機的原因之一。孫云曉告訴記者,網上2009年有關父愛的調查表明,在1988名被調查者中,60.7%的人認為“現在的孩子缺乏父愛”,26.3%覺得“不好說”,僅有13%認為“父愛并不缺失”。
“父親和男性教師在男孩的成長過程中,可以發(fā)揮示范和引導作用。尤其在家庭教育中,父親的作用應該大于母親。但由于很多父親更注重物質給予,從而忽略了自己在兒童教育中所要扮演的角色。”李文道表示,中國社會所推崇的“堅強果斷”、“寬容大度”等男性風格,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于父子關系的傳承。當父親脫離了“榜樣”角色,男孩會一直生長在“女性圈”中,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的審美情結,更有可能成為一種“中性”形象。
美國的父道組織用一組調查數據證實,父教缺失與男孩犯罪之間存在密切關聯。在美國,60%的強奸犯、72%的少年兇殺犯、70%的長期服役犯來自無父家庭。上海社會科學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楊雄告訴記者,增加父親的投入角色是拯救男孩危機的必要之舉。在中國,很多現代家庭結構依舊受著儒家文化“男主外、女主內”的影響,媽媽肩負孩子的成長教育!皬男睦韺W上,我們急需打破原有的父母分工,讓中國爸爸回歸家庭。比如近些年,上海開始推廣‘家庭教育課’,宣揚用‘家庭陪伴’替代‘工作應酬’。通過講解,上海市50%的父親都已經回歸到家庭教育的隊伍中!
拯救“中國男孩” 專家建議“出狠招”
此外,孫云曉認為提高中小學男教師的比例,同樣可以拯救男孩危機。他解釋說,例如科技課上,老師要求學生設計一艘船。男孩多半會設計一艘裝有槍管和煙囪的簡單船只,而女孩則會精細地把船裝飾一番,配置廚房和臥室等。如果是男老師,他可能更喜歡男孩直截了當的表達方式;如果是女老師,則可能欣賞女孩的細膩。因此,同樣的答案,結果可能因為教師性別的差異而相距甚遠。男孩更需要在教育機制里,得到一種鼓勵。
其實,我國政府已經采取相關措施來調整“女重男輕”的教師隊伍。孫云曉說,“2005年,北京東城區(qū)教委啟動了‘陽剛計劃’,將通過各種優(yōu)惠政策提高該區(qū)中小學、特別是小學男性教師的比例,由目前的13%提高到50%!
“除去調整教師隊伍中的男女比例,解決‘男孩危機’還可以嘗試改變具有‘記憶性特征’的應試教育。目前上海很多學校開始關閉體育課,拆除施展男孩天性的玩耍平臺,這等于遮蔽他們好斗的天性,逼著他們進入安靜的學習狀態(tài)!睏钚鄹嬖V記者,這種做法的后果就是“乖乖男”的誕生。
“2004年,我對中法兒童進行過比較調查。中國男孩普遍選擇的游樂方式就是游戲機、電腦等靜止玩物;而法國男孩則大多選擇滑板、球類運動等。從調查中,我發(fā)現中國男孩的天性正在扭曲。”楊雄說。
“此外,英國新的一項調查顯示,在世界信息化的后工業(yè)文明時代,男女在運用電腦的工作表現中,實力相當。男生的‘體力優(yōu)勢’也在逐漸退化!币虼藦哪信l(fā)展梯度考慮,楊雄后給“男孩危機”下了一貼“猛藥”。“在14歲以前,男孩的生理成熟度始終遲緩女孩2年。我建議在中國的中考和高考錄取過程中,給男孩降低20~30分的入學標準。站在生理學和心理學的雙重角度,等待男孩的‘后勁兒’,而不是一味扼殺男孩成長發(fā)育中的天性,留給他們一些鼓勵的掌聲!
- 分享到:
- 更多>>